首页 > 学生乐园 > 课程资源 > 语文

七年级(下)第11课 《邓稼先》 人物传记梳理 文学常识、拼音练习

admin 语文 2019-02-01 13:23:36
以人为本 培养学生终身受益的好习惯
11课 《邓稼先》 人物传记
一、重点字词
1.给下列加点字注音。彷páng徨huáng    鲜xiǎn为人知  选聘pìn 
点拨:注意“彷徨”不要误读为“fáng  huáng;”“鲜”是多音字,这里是“少”的意思,应读xiǎn。
2.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。 (zǎi) 割  (chóu) 划  鞠躬尽(cuì) 
3.解释下列词语。
(1)可歌可泣:值得歌颂,使人感动得流泪,指悲壮的事迹,使人非常感动。
(2)家喻户晓:每家每户都明白。
(3)马革裹尸: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,指军人战死于战场。
(4)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:指小心谨慎,贡献出全部力量。
二、重点句子知识单
他(邓稼先)真诚坦白,从不骄人。他没有小心眼儿,一生喜欢“纯”字所代表的品格。在我所认识的知识分子当中,包括中国人和外国人,他是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的人
点拨:这几句话高度概括了邓稼先的高贵品格。
三、文学(文体)常识
1.邓稼先,我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,为我国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新型核武器作出了重大贡献。1999年,中共中央、国务院、中央军委给他迫授了“两弹一星”功勋奖章。
2.《邓稼先》一文的作者是美籍华裔物理学杨振宁(人名),他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。作者采用“横式结构法”,巧立主题式的小标题,运用“板块”并列结构将看似形式散的内容组合在一起,表现一个主题:中华民族几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孕育了邓稼先,邓稼先这类杰出人物又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之林。邓稼先是我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,为我国成功研制原子弹、氢弹和新型核武器作出了重大贡献。被誉为“‘两弹’元勋”,是“两弹一星功勋奖章”获得者。“两弹一星”指原子弹、氢弹和人造卫星。
P78注释① 邓稼先“两弹一星”;杨振宁,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
◇词语积累:P84学科网(www.zxxk.com)--教育资源门户,提供试卷、教案、课件、论文、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,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!注释1、4、7;P85 注释1
1.在写邓稼先之前,为什么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?
答:是为了说明邓稼先是对中华民族从“任人宰割”到“站起来了”这一转变作出巨大贡献得科学家,是对历史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历史人物。
2.对比:邓稼先与奥本海默 (突出邓稼先的品质和献身精神)
3.小中见大:选取平凡小事表现人物
 
以人为本 培养学生终身受益的好习惯
欢迎访问同连中学网站

校训:严爱勤美 诚健博能
办学宗旨:以人为本 培养学生终身受益的好习惯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byxtlzx.com/xsly/kczy/yw/2019-02-01/636.html

留言与评论(共有 0 条评论)
   
验证码:
以人为本 培养学生终身受益的好习惯

博野县同连中学

| 备案号:冀ICP备19010107号

冀公网安备13060002003040号

举报 工信部网站 https://beian.miit.gov.cn

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

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

同连中学信息中心技术支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