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学校概况
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对基础教育的发展要求,促进学校健康、和谐、可持续发展,结合学校实际,制定本实施方案。

  一、学校基本现状分析

  博野县同连中学始建于1956年,是市级标准化学校。位于博野县同连村南,为半寄宿制学校,占地面积42亩,有22个教学班,在校生1252人。教职工94人,一线教师84人;高级教师17人,一级教师42人,特级教师1人,省师德先进个人2名,市级优秀、骨干、名师、师德标兵10人。招生范围覆盖我县南小王乡,周边安国、安平部分村学生到我校就读。

  现有教学楼、科学实验楼、教师公寓楼各一栋,男、女生宿舍楼各一栋,餐厅一座。教学楼内所有教室都安装了新黑板和多媒体一体机,实现网络全覆盖;教师上课一律采用一体机授课,高效、洁净。实验楼内化学、物理、生物实验室齐全,设备先进、完善;有美术教室和音乐教室;微机室两个;学校网站拥有海量的教学资源供学生学习、参考,网址:http://www.byxtlzx.com/。学生宿舍干净、整洁、平整、舒适。1000多平米的二层新餐厅建成并将于新学期投入使用。餐厅干净卫生,饭菜多样可口,经济实惠。

  全校师生遵循“严爱勤美、诚健博能”的校训,坚持“以人为本,德育为先,依法治校”的办学理念,秉持“以人为本,培养学生终身受益的好习惯”的办学宗旨,努力创建“四境”校园文化,以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”为中心,以活动为主线,注重教育细节,体现“时时皆教育、事事皆教育”,不断提高我校的办学水平。

  我校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,并且办学质量优异。1990年以来,中考成绩一直名列全县前三名,十四次名列第一名,且曾荣获“博野县名校”、“教育成绩连续八年突出”、“教育教学二等功”等荣誉。被授予“保定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”;“保定市职业道德建设先进单位”。

  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按每日、每周、每月进行。每日:课间操、拔河比赛,运动中提高身体素质;打扫卫生,劳动中养成良好卫生习惯;自主管理,提高自我管理能力的捷径;早读宣誓,誓言激励前进的脚步;每日心语,每天的生活从心开始……每周:升旗仪式,爱国主义教育的平台;手抄、黑板报,用彩笔勾勒精彩人生;读书活动,让学生在阅读中提高素养;班级量化,制度规范行为……每月:月考,学习成果的试金石;班级挑战,竞争中提高成绩;奋斗卡片,实现人生目标的航标;优秀生展示,展现自我风采的舞台;家长的信,学生和家长心与心沟通的桥梁……

  学校实行教师全天候值班制度,学生安全无事故,无恶性、打架事件发生。

  存在的问题

  1、敬业精神受到冲击。目前在整个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,教师的敬业精神受到多种因素的冲击。青年教师的吃苦、奉献精神不如老教师,理想、信念,职业道德教育还待加强。

  2、教师队伍综合素质虽然不低,但由于缺少竞争的机制和环境,教师队伍齐而不尖,缺少名师的引领,要加强培养不同层次的骨干教师、学科带头人。

  3、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、养成教育还需培养、强化。

  4、学校现代化教育教学设备有待添置,水平有待提高。

  5、学校的文化建设需整体构思,制度文化、观念文化需进一步修改、完善,使之入脑、入心,变成自觉行为。

  6、硬件建设还不能满足学校发展的需求,学校需进一步整修。

  7、逐年增多的片内学生数,造成了教室餐厅面积的严重不足。

  通过现状分析,不难看出:尽管学校发展面临着不少问题,但学校的外部环境和内在优势,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。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,创造学校新的辉煌,是历史赋予我们师生的责任和义务。

  二、规划的指导思想

  以党的“十八大”重要教育方针为指导,贯彻上级教育工作会议精神,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教育质量观,全面深化素质教育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,追求教育质量,办好人民群众满意的学校,立足学校、教师、学生发展三位一体的新的制高点,励精图治,开拓创新,进一步提升学校办学品位,确保学校健康、和谐、可持续发展。

  三、总体目标

  努力把学校办成“文明、和谐”的学习型组织,办成学生喜欢、家长满意、社会赞誉的品牌特色学校。

  四、主要任务

  1.办学条件。对校园布局合理调整,要完成“班班通”建设。要逐年增加图书室藏书,达到生均50册标准。要适当添置教学设备,两年内为每个教室添置一套多媒体教学设备。

  2.队伍培养。积极锤炼一支“视野开阔,勤于学习,乐于奉献,肯于研究,善于反思”的现代科研型教师队伍。五年内培养学校教学骨干18人,县级教学标兵9人,市学科带头人5人。使全校有一定能力的骨干教师、学科带头人总数达30%以上。

  3.特色建设。遵循“严爱勤美、诚健博能”的校训,秉持“以人为本,培养学生终身受益的好习惯”的办学目标,加强“四境”校园文化建设,深入开展系列“四境”校园文化建设活动,最终达到“校园环境整洁、文化氛围浓厚、竞争实力雄厚、人文和谐”的效果。

  五、主要措施

  (一)重视干部队伍建设。

  和谐的领导集体是学校发展的重要保证,得力的中层干部是校长施政的左膀右臂、科学决策的参谋智囊。加强学校干部队伍建设,提高干部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,落实科学发展观,深入推进素质教育,实现学校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。为此,学校将依据发展需要,按照德才兼备、老中青相结合的原则,调整配备学校党、政、工领导班子。将学校干部队伍建设、管理、培训列入学校的校本整体规划,促使干部成为学校各个部门优秀领导者,不断推进管理创新。

  学校坚持和完善例会学习制度,汲取经验,加强沟通,协调解决实际问题;坚持和完善科学决策制度,解决民主集中问题;坚持和完善廉洁勤政制度,解决群众问题。同时把校务公开、公示、民主评议落到实处。同时,加强学习,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的文化素质,学习政治理论知识和业务理论知识;加强培训,不断提高学校干部的管理水平和实践能力,走出去,请进来,拓宽渠道,提升学校干部整体水平,学校支持干部参加各种进修学习、培训;加强交流,学校创造条件,支持干部参加各种与其岗位相一致的考察、研讨、交流等活动,使干部开阔视野,进一步更新观念,不断提高学校干部的管理水平和实效;加强提升,对学校干部的管理、使用、提升,学校建立科学民主的干部考核、评价机制,鼓励、支持、指导干部及时总结经验、提升经验,积极探索管理规律,使学校各个部门主管干部,对部门的未来发展有清晰的思路,形成部门发展目标和规划,促进学校整体目标和规划的实现;加强评价,每学期组织教职员工听取领导干部的工作述职,并对干部的德能勤绩进行书面量化评价,建立“能者上,平者让,庸者下”的动态管理机制,打造一支团结合作、务实进取、老中青结合的领导班子。

  (二)加强教师队伍建设

  教师的职业是感触未来的职业,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第一资源,教师的发展是教育改革的原动力。为了更好的落实人才强教工程,我们的主要措施是:

  1、明确工作思路,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

  为了促进教师的发展,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,我们明确提出了“依法治校、科研强校、名师立校、品牌兴校”的发展战略,确立了“以教育科研为先导,以课堂教学改革为核心,以队伍建设为重点”的教学管理工作思路和“以课题研究为载体,以校本培训为重点,分层要求、分类指导、名师引路、合作提高”的教师队伍建设思路,旨在引导教师在研究中学习,在反思中提高。同时,在教师群体中强化六种意识:全局意识、奉献意识、创新意识、学习意识、品牌意识、服务意识。

  2、制定发展规划,引导教师确立自我发展目标

  明确的发展目标,是催人奋进的不竭动力。没有远大志向、没有人生追求的教师,也不会成为优秀的教师。因此,学校鼓励教师成名成家,支持教师敢冒尖、创名牌、推好课。同时,学校针对教师年龄、学识、能力的特点,分层提出培训目标,开展“一帮一、师徒结对”活动,明确相应的培训内容和方法,强化过程管理,实行个案追踪,让教师的内驱力和学校提供的成长平台形成合力,推动教师专业成长。争取五年内培养市级学科带头5人、县级学科带头人9人,校级学科带头人18人。

  3、确定研究课题,带领教师在研究中求发展

  课题研究是一种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的探究活动,教师在参与课题研究的过程中,通过与专家的近距离互动活动,不仅可以获得理论上的支持,而且可以得到业务上的具体指导,从而促进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,教学行为方式的转变。因此,我们将积极落实科研课题,带领干部、教师将课题研究与教学工作紧密结合,培养“问题即课题,教学即研究”的工作习惯,通过课题研究这个载体,促使教师在研究中学习,在反思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。

  4、铺路搭桥,在实践中锤炼教师

  我们深知,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第一资源。为了促使教师进一步更新观念、开阔视野、拓宽思路、把握教育改革发展的最新动态,学校将不遗余力为他们的成长提供机会,创造条件,搭建支持平台,让更多的教师在学校发展中展示自己的人生智慧,实现人生价值和美好理想。努力实现“通过教师的发展,促进学生的发展;通过师生的和谐发展,促进学校的健康发展”。

  (三)突出“一切为了学生”的教育理念。

  以全面贯彻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》为重点,整合校内外教育资源,提高教育的实效。

  1、优化教师队伍:组成强有力的德育领导小组,建立更完善的德育工作管理网络,强化“全员育人、事事育人”的意识,加强班主任工作的培训,建立一支责任心强,教育方法好的班主任队伍。按照《中小学生守则》等要求,细化为适合我校的《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》,进行规范性、科学性、合理性、系统性的思想品德、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活动。进一步完善各种考核评价方案,加强德育的科学管理,坚持开展争创文明礼仪示范班、争创优秀班集体等活动。

  2、加强家校联合:充分认识新时期下家庭教育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,要发挥家长在学生思想道德、心理健康、人格培养等方面的作用,建好新型的家长学校,定期召开家长会;开展“家长—学生互通书信”活动,促进学校;为学生健康成长构建良好环境。

  3、注重德育科研:积极探索新时期中学生的德育教育方法,选准切入点,进行新公民教育实践,培养学生诚实、谦虚、同情、和睦、互助、友爱、守纪等基本公民道德,加强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;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深化群体意识、宽容意识、合作意识等,发挥赏识、激励的作用,在活动中感染,在体验中熏陶,让德育工作富有成效。

  4、加强阵地建设:团委作为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组织,要积极发挥优秀团员的作用,通过各种阵地和各种活动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,有序地开展各种争优评先,引领全体团员青年积极向上,志存高远。学校宣传栏、广播站、校刊、校报等要办出水平。

  5、优化教育途径:抓住课堂主渠道,把传授知识同陶冶情操、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有机结合;开展丰富多彩、寓教于乐的德育实践活动,使学生在自觉参与中思想感情得到熏陶,精神生活得到充实,道德境界得到升华;发挥网络优势,充分利用校园网,加强沟通与交流;充实图书室藏书,开放图书室,开展读书节活动,通过读好书,激励学生。

  6、努力营造氛围:按照学校总体规划,做好校园环境改造的分步实施,努力营造整洁优美的校园文化环境:让每块墙壁会说话、让每块绿地能育人。使学生在老师的教育、榜样的激励、环境的熏陶之下,健康快乐的成长!

  7、积极培养兴趣:开齐课程,开足课时,夯实双基,培养能力,全面发展,通过有计划的开展课外兴趣小组活动,使学生们学有所长。

  (四)继续新课程改革活动

  今后,我们将继续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,以教育质量为核心,以更新观念为先导,以管理创新为动力,以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为保障,以信息技术网络为平台,进一步深化改革,全面提高学校教育质量,扩大社会影响力,进而提高社会声誉。

  按照新课程以人为本的理念,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。

  1、积极提升学校文化。围绕“构建学习型团队”这一中心任务,开展校本培训。在教师中组织开展“我读书、我思考、我成长”等一系列读书、交流、研讨活动,发挥其精神动力和道德感召力的积极作用,建立发展的共同愿望,形成广大教师认同的学校价值观。

  2、转变教学行为,建立符合教师成长、学生发展的管理评价机制。引导教师和学生建立“平等、和谐、民主、尊重”的师生关系,做到“以情育人,以理服人;全员育人,全程育人”。运用激励评价、过程评价机制,建立教师成长档案(包括个人资源、发展目标、业绩展示),每学年评价一次;建立学生成长袋,改革学业评定方法,鼓励学生的点滴进步,使学生体验到成长的快乐。

  3、以目标为中心,加强课堂教学研究,打造民主高效的精品课堂。我们以“激发兴趣、主体参与、平等互动、关注差异、夯实双基、民主高效”作为课堂教学改革的目标。其中“民主高效”是总核心。“民主”就是教师要心中有学生,尊重学生的基础和差异,允许学生思考、质疑、合作、交流,包容学生缺点和不足。“高效” 就是能力强、个性充分发展。

  4、加强校本教研,结合学校实际编写校本教材,规范教研活动,加强教研组建设,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。

  (五)实施科研兴校工程

  继续贯彻学校“科研强校”的战略,以科研求生存,以科研求发展,加强校本教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,解决发展中的问题。在未来的发展中,积极申报、承担市县级科研课题,做到教师人人参与课题,让科研工作遍布学校每个角落。同时制定和完善《教育教学成果奖励条例》,规范教科研行为。在科研工作中,加大奖励的力度,使教科研工作起到推动学校教育跨越式发展的作用。

  (六)深化特色学校内涵,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

  教育要发展,特色是生命。我校特色学校创建目标为继续推动“四境”校园文化建设,向规范、精细、高标准迈进,让校园更静、更美,更充满活力。

  一是加强“四境”校园文化氛围建设,增添校园文化长廊、设计楼道、走廊文化。二是继续完善管理体制,加强班主任培训。充分利用每周一的班主任例会,加强学习,介绍经验,交流心得。鼓励老师们参加各种培训,带领老师走出去取经学习,开阔眼界。三是加强班级内部文化创建,打造金牌班级。四是形成学生自主管理,进一步完善校学生会。现在各班班委会在逐步发挥作用,校学生会已初具雏形。下一步将制定规范的学生自主管理制度,充分发挥学生自主管理效果。五是开展更为实效的德育活动,以活动促进“四境”校园文化建设。

  (七)注意多种资源整合

  进一步加强学校教育的对外交流与合作,充分挖掘社区教育资源,积极整合校内外资源,形成丰富、开放、优质、多样、可持续发展的学校资源。

  1、构建科学、民主、高效的学校管理模式。加强党支部、工会、共青团的建设,发挥党团组织的作用,提高执政能力和管理水平,形成育人合力。

  2、采用学校主导、家长参与的机制,提高学校管理工作水平。由学校组织,定期请家长、社会人士到校评价工作,评议教师;根据学生建议、意见,改进工作。调动家长、社会人士的教育热情,改善办学条件,提高办学质量。

  3、加强学校服务社会工作。树立现代、开放的教育观,强调教师与社会的和谐发展,学校定期举行教学开放活动,向家长、社会、其他学校展示工作成果。

  4、发挥优质学校资源,与兄弟学校建立交流、共建关系,达到资源共享,优势互补,提升教育质量。

  (八)完善学校基础设施

  根据学校实际物质条件,依托社会各种积极力量,不断提升学校物质文化的质量,丰富其内涵,建设充满浓郁文化气息的校园环境,营造学习型校园。学校开源节流,利用多种方式加大对教育的投入,完成学校办公室、功能教室的建设、改造;加强建设数字校园,添置相关信息技术装备,提升学校信息技术应用水平,实现班班通、室室通,使教育资源库更丰富、实用性更强,校园网与师生、家长、社会的交互性更强;大力建好学校图书室,提高图书质量,力争学生图书达到人均50册,为学生提供优质图书作保障;继续实施专用教室改造工程,每年添置一定量的文体设备,实验器材,教学仪器和教学资料,到2018年各项配备希望在上级领导的支持下达到省级标准。

博野县同连中学

| 备案号:冀ICP备19010107号

冀公网安备13060002003040号

举报 工信部网站 https://beian.miit.gov.cn

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

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

同连中学信息中心技术支持